骨質評量表

定期的骨質檢測有益於瞭解骨骼的健康狀況,先來了解骨質檢測的方式吧!

▼骨質檢測方式:

▍超音波骨質分析

測量腳踝、手臂的骨質狀況,設備簡單、體積小、操作容易,且沒有X光輻射的危險,診斷速度快,檢查結果的正確率為95%,適合做為大規模篩選病患、社區保健等機動場所的篩檢之用,超音波骨質分析若發現異常,建議需至醫療院所進行進一步檢查確認。

▍雙光子骨密度檢查(DEXA)

為目前最普遍被使用的測定法,一般以測量腰椎前後、側面及大腿骨根部這三個部位。

做完骨質檢測後,記得看看自己的骨密度值落在哪個位置喔! 要繼續保健自己的骨骼健康,持續定期注意自己的骨質狀況。

▼骨質密度分級一覽表

骨質密度與20-29歲年輕人比較所計算出的T值(T-score)
骨質密度檢測結果 骨質疏鬆程度
T值>-1 正常骨量(normal)
-1>T值>-2.5 骨質缺乏(osteopenia),亦稱之為低骨量(low bone mass)或低v骨密(low bone density)
T值<-2.5 骨質疏鬆症(osteoporosis)當合併骨折時可稱之為嚴重性骨質疏鬆症(severe osteoporosis)當有低創性骨折(low traumatic fracture)或有任何一節脊椎椎體高度降低超過20%時,即便骨質密度T值大於-2.5也得以診斷為骨質疏鬆症
(資料來源: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協會)

保健骨骼 必須全方位進行!

保骼方法 : 飲食+運動
▸ 一天2杯安怡
▸ 每天曬3-5分鐘太陽
▸ 每天運動幫助骨骼健康
定期運動保骨力
即使攝取足夠的營養素,仍需輔以運動,否則吸收效果差,研究顯示,適度的運動可增進肌肉張力與彈力,增強骨骼耐受度,並增加骨骼血流量,使骨骼營養良好,增加骨密度。
骨鬆專家們皆建議選擇負重運動,讓身體有機會與地心或水平產生對抗的力量,增加骨合成。負重運動包括健走、跑步、打球、跳躍運動、登山、踩跑步機、舉重、啞鈴操等等。
推薦中老年人可以做「水中運動」,站在水中走路或做有氧運動,透過水浮力,而來自水平的阻力也有助於骨鬆預防,等於同時解決中老年人必須面臨的兩大疾病預防:退化性關節炎(胖子易得)與骨鬆症(瘦子易得)。
女性,尤其是停經後的女性,要定時接受骨質密度的檢查,如果有異常發生時,除與醫師配合服用鈣片和補充女性荷爾蒙外,也要增加各類的活動,才能避免併發症的產生。對於一般的骨質疏鬆患者,首要之處在找出導致骨質流失的病因,並且對症治療。不論是骨質疏鬆症的形成或是藥物治療的療效,都不是立竿見影馬上改變的。所以,對於骨質疏鬆症的患者,追蹤檢查的頻率倒也不必太密集;一般而言,建議是一年左右追蹤檢查一次。

安怡關心您的骨骼健康,定期在各地設有”骨骼檢測站”,為您檢測骨骼健康喔!

大部分的台灣女性只攝取50% 每日所需的鈣質

Terms & Conditions | Privacy Policy© Copyright Fonterra 2017